欢迎光临南京宁普防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官网!
电话:18951038001(同V) 025-52630572
邮箱:2327089061@qq.com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免费下载
阅读次数:7423  更新时间:2014-0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42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43-2012,自2012年12月1日 起实施。其中,第5.1.2、5.2.5、5.4.3、7.3.3第(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6月11日

前言

本规范共分8章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雷电防护分区、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电风险评估、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检测与验收、维护与管理。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删除了原规范中未使用的个别术语。增加了正确理解本规范所需的术语解释。此外,保留的原术语解释内容也进行了调整。

2.增加了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同时,在附录部分增加了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具体计算方法。

3.对表4。3。1中各种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进行了调整。

4.对第5章“防雷设计”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

5.第7章名称检测与验收“,内容进行了调整。

6.增加了三个附录。即“附录B”,“附录D和”和“附录E”。“附录F”对雷暴日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原附录“验收检测表”。

7规范中第5。2。6条和5。5。7条第2款(原规范5。4。10条第2款)不再作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日常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四川中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政编码:100048);川中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天宇路19号。邮政编码:611731)。


总则

1.0.1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千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本规范不适用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信息系统防雷。

1.0.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1.0.4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直协调统一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1.0.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电事故受损程度以及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2.0.1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有/线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差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雷电防护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2.0.3雷电电磁脉冲(LEMP)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2.0.4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系统(LPMS)

2.0.5综合防雷系统synthelical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system

建筑物采用外部和内部防雷措施构成的防雷系统。

2.0.6共用接地系统

2.0.7自然接地体 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2.0.8接地端子earthing terminal

将保护己二酸,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的导体(如果有的话)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2.0.9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main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MEB)

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板。

2.0.10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floor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FEB)

建筑物内,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作等电位连接用。

2.0.11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板。

2.0.12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EB)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2.0.13等电位连接带 equipotential bonding bar(EBB)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2.0.14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 network(BN)

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作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2.0.15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2.0.16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

2.0.17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switching type SPD

采用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晶闸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构成的浪涌保护器。通常称为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2.0.18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limiting type SPD

采用压敏电阻器和抑制二极管组成的浪涌保护器。通常称为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2.0.19标称放电电流

2.0.20最大放电电流

2.0.21冲击电流

2.0.22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2.0.23残压

2.0.24限制电压

2.0.25电压保护水平

2.0.26有效保护水平

2.0.27  1.2/50μP冲击电压

2.0.28  8/20μp冲击电流

2.0.29 复合波

2.0.30 I类试验

2.0.31 II类试验

2.0.32 III类试验

2.0.33 插入损耗

2.0.34 劣化

2.0.35 热熔焊

2.0.36 雷击损害风险

上一篇: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GB
下一篇: GB 18802.1新旧版差异对照表
Copyright @ 2013-2025 版权所有 南京宁普防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胜园路20号 备案号:苏ICP备18044231号-2